学院动态

  • 2025-11-06
     10月11日,在福建龙岩举行的2025年中国青年“揭榜挂帅”擂台赛新材料领域比赛现场,理学院夺得赛事最高奖项——擂主奖。此外,我院另有三个揭榜方案分别荣获特等奖、一等奖及三等奖各1项。  中国青年“揭榜挂帅”擂台赛作为“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升级与延伸,是一项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共同主办,面向全国高校青年学生、以“企业出题、青年破题”为核心机制的科技创新赛事,旨在聚焦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卡脖子”技术难题,搭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平台,激发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潜能。  擂主奖获奖团队由马晓峰作为第一指导老师,杨鑫同学和卢庆闯同学为核心成员组成,其揭榜方案《无“V”而制-超临界CO₂辅助乳化实现水性聚氨酯零VOC的技术方案》在“实现水性聚氨酯零VOC 的技术路径”榜题的擂台赛角逐中,一举夺魁,并实现学院在该项赛事中的历史突破。据悉,该解决方案紧扣产业需求,且兼具技术价值与落地可能,发榜单位已表达了合作意向。  此次理学院在中国青年“揭榜挂帅”擂台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充分展现了学院在新材料领域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也是学院坚持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成果。学院将以此次赛事为契机,一方面继续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深化校企合作,为推动我国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另一方面,学院将继续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各类科技创新活动,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潘卿 /文    潘卿/图   彭红军/审核)
  • 2025-11-06
            近日,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成绩揭晓,理学院荣获国赛铜奖。该项目由李格非副教授担任第一指导老师,武佳睿同学为项目负责人,陈沁涵、韩奥斌、刘敏同学为核心成员,前期经过校赛、江苏省赛小组赛和排位赛等多轮激烈角逐,成功入围全国赛,并最终取得佳绩,刷新学院在该赛事的最好成绩。参赛项目奖项获奖等级获奖学生第一指导老师纤引者-绿色多功能复合纤维引领者铜奖国家级   武佳睿、陈沁涵、韩奥斌、刘敏等李格非  该获奖项目依托南京林业大学在林源微生物领域的深厚研究基础,创新性地开发了木腐真菌绿色发酵技术,用于高效合成高品质石墨烯纳米材料。团队进一步通过原位聚合技术与熔融纺丝工艺的有机结合,成功制备出性能优异的石墨烯尼龙纤维。该新型材料展现出低红外发射率、高电导率、长效抗菌性、超高耐磨性和超低温韧性等多重卓越性能,在军事隐身装备、医用抗菌敷料、高效净水膜材及高端功能性纺织品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目前,该项目已在常州恒利宝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和宁夏墨工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中试验证,并成功签订 4 份意向合同,彰显出显著的产业化潜力和商业价值。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作为经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回信肯定的国家级重要赛事,已发展成为覆盖全球、极具影响力的青年创新创业盛会。理学院学子能够在这一高水平赛事中脱颖而出,得益于学院长期坚持的 科教融汇、以赛促学育人理念。学院组建了专业指导团队,搭建了完善的实践平台,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入日常教学过程,为学生参赛提供全方位支持,有效促进了学生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此次获奖不仅是学院育人成果的集中体现,更是对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充分肯定。展望未来,理学院将以此次获奖为重要契机,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断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鼓励更多学子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实践,努力将学校的理论知识优势更好地转化为产业实践成果,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潘卿 李格非/文  潘卿/图  彭红军/审核)
  • 2025-11-06
    2025年10月31日下午,理学院于9A406会议室召开学生党支部书记业务培训会。会议由院党委书记赵安珍主持,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潘卿及全体学生党支部书记参会。会议伊始,赵安珍结合《关于开展2025年下半年推荐优秀共青团员入党工作的通知》(南林团〔2025〕35号)文件精神及近期推优工作进展,阐明本次培训的重要意义。她指出,培训旨在深化学生党支部书记对自身角色的认知,明确核心职责与能力要求,全面提升履职能力,为学院学生党建工作规范化、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随后,潘卿带领全体支部书记系统学习《中共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委员会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实施细则(2025版)》(南林理委〔2025〕7号)。他强调,党员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政治标准为首要原则,细化工作流程,严把入口关,重点考察入党积极分子的理想信念、政治立场、纪律意识及关键时刻表现,坚决纠正“唯成绩”“唯票数”等倾向,确保将政治坚定、群众认可、先锋模范作用突出的优秀大学生吸纳进党组织。最后,赵安珍就学期初下发的《理学院党支部日常工作清单》作了详细解读,重点围绕“三会一课”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执行、主题党日活动设计以及智慧党建系统维护等关键环节进行业务指导。她在总结中对学生党支部书记提出三点工作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要深刻认识党支部书记作为基层党组织“关键力量”的使命职责,紧紧围绕思想引领、学风建设、招生就业、志愿服务等学院中心工作,主动谋划、积极作为,切实服务学院事业发展大局。二是夯实业务基础,规范党务运行。要严格对标党员发展程序,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不断提升党建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水平,筑牢支部建设基。三是创新工作方法,增强支部活力。要结合理学科专业特点,积极打造“一支部一特色”的党建品牌,深入开展“五个一”行动,激发党员参与热情,提升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她希望各位书记以此次培训为契机,不断提升业务能力与工作质效,以实干担当展现新作为,为学院党建与事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吉诗鹭/文  吉诗鹭/供图  赵安珍/审核)
  • 2025-11-05
      2025年11月3日下午,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泡沫塑料分会(SAC/TC48/SC2)在南京林业大学南山楼9A406会议室,召开了修订国家标准《热塑性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第二次工作会议。会议由分会秘书长陈倩主持,来自江苏江化聚氨酯产品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江苏省化工研究所有限公司、北京工商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汇科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溧阳市山湖实业有限公司、烟台正海合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起草小组单位的15位专家代表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参会,围绕标准修订的技术内容展开深入研讨。  会上,标准起草小组技术负责人吴昊指出,本次修订旨在适应热塑性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需求,进一步完善产品性能指标和测试方法,提升标准的科学性与适用性。理学院罗振扬教授作为技术负责人之一,对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标准化工作对行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意义。与会专家重点围绕材料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环保指标等关键参数展开讨论,并对测试方法、术语定义等提出优化建议。理学院教师何裕成汇报了材料“起始加工温度”指标的检测方法及科学依据。经过充分探讨,会议明确了下一阶段修订工作的方向与分工。  热塑性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因其轻质隔热、加工适应性及其成本效益优势,广泛应用于汽车顶内饰等领域。本次标准修订将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应用。会议最后,泡沫塑料分会陈倩秘书长总结表示,此次会议成果丰硕,感谢各参与单位的大力支持,并呼吁全产业链协同合作,共同推进标准早日发布实施。 (何裕成/文  何裕成/供图  彭红军/审核)
  • 2025-11-04
      为扎实推进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年度报备及中期审核工作,10月31日上午,学院召开工程教育认证工作专题会议。副院长朱敏、杨杰,院教学督导组长罗振扬,院长助理王晨、李格非,化学系主任丁明烨,副主任相波、龚浩以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助理罗艳龙和化学系骨干教师等参会。  朱敏强调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是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夯实人才培养根基的重要抓手,要严格对标认证标准,确保各项工作高质量完成。罗艳龙介绍了工程认证年度报备及中期审核工作的进展情况,并汇报了后续推进计划。  与会人员就《工程教育认证状态保持与持续改进工作指南(2025版)》中关于实验、毕业设计(论文)、实习、课程设计等提交学生报告的环节的新规定、新要求进行讨论,并围绕持续改进报告中的毕业生达成度分析等难点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罗艳龙/文  吕洁茹/图  彭红军/审核)
  • 2025-10-31
      10月29日,在重阳节来临之际,理学院迎来温毓英、陈竞之、熊常英、张文濡四位退休老教师“回家”。学院党委书记赵安珍、院长彭红军代表全院师生献花致敬,送上节日祝福,并与老教师合影留念,现场洋溢着温馨的节日氛围。        随后的座谈会上,彭红军简要汇报了学院近年来的发展成果,同时还代表学院衷心感谢老教师们为学院的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希望老师们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学院工作。赵安珍与老教师们暖心交谈,仔细询问他们的生活起居和健康状况,叮嘱他们保重身体,并代表学院送上健康长寿、家庭美满的美好祝愿。老教师们纷纷感慨道:“看到学院的飞速发展,我们心中倍感欣慰,感谢学院始终把我们放在心上。”  本次慰问活动不仅传递了学院对退休教师们的关心与问候,更是对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的尊重与感激,是学院传承尊老敬老优良传统的具体表现。学院工会将持续关注退休教师的生活需求,让老教师们切实感受到理学院大家庭的温暖与归属感。(张萌/文  张萌/图  赵安珍/审核)

学术活动

最新成果

学术动态

  • 2025-07-29
    7月27日下午,清华大学谢金星教授莅临我校图书馆8B118报告厅,为参与数学建模暑期集训的师生们带来了一场题为“数学建模竞赛的发展现状与参赛准备”的精彩报告。报告由理学院院长彭红军主持。 谢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数学建模竞赛的创办背景,并强调了参与数学建模竞赛的诸多益处。他指出,数学建模竞赛作为国家级重点竞赛之一,不仅能够提升个人能力,在升学和求职过程中也广受欢迎,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各类数学建模竞赛,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 随后,谢教授详细讲解了数学建模的基本步骤,包括现实情景的简化、数学模型的建立、计算机化以及结果检验等关键环节。谢教授强调,数学建模与其说是一门技术,不如说是一门艺术,因为学习数模需要丰富的想象力、洞察力和判断力。他建议学生们学好数学基础课程,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并通过亲自实践和参加建模竞赛来提升能力。 在谈及数学建模竞赛时,谢教授强调了竞赛的四个原则:创新意识、团队精神、重在参与和公平竞争,并通过竞赛中真实发生的违规例子告诫大家要遵守竞赛规则。此外,谢教授还仔细讲解了数模竞赛阅卷的评判标准以及AI在竞赛中的使用规范。 报告结
  • 2025-07-18
    2025年7月8日,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第47次不限成员名额工作组(OEWG)边会在泰国曼谷举行。本次会议聚焦《基加利修正案》实施路径,推动全球采用低全球变暖潜能值(GWP)创新技术,加速削减高GWP氢氟碳化物。来自《蒙特利尔议定书》相关缔约方、国际执行机构、非政府组织、科研机构及企业代表等出席了本次会议。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生物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团队张荣副教授作为代表受邀参会并在边会上作《A Chinese Innovation for Global Low-Carbon Transition:Supercritical CO2- Assisted Polyurethane Spray Technology》的主题发言。会上,张荣副教授重点介绍了生物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团队联合浙江华创碳一智造有限公司,历经十年攻关所研发的超临界CO₂辅助聚氨酯喷涂技术。该技术是我国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的核心成果,也是全球聚氨酯领域目前唯一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零ODP(臭氧消耗潜能值)、极低GWP替代技术,为解决全球聚氨酯行业面临的环保与成本挑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中国方案,并已成功应用于冷链
  • 2025-07-18
    2025年7月7日,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叶志斌教授做客“理学论坛”,在南山楼9A406报告厅作了题为“Designing Novel Polyethylenes of Controlled Complex Chain Architectures by Palladium-Catalyzed Ethylene Living Polymerization”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理学院杨杰副院长主持。在本次学术报告中,叶志斌教授系统介绍了其课题组在可控复杂链结构新型聚乙烯的合成与应用方面所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报告围绕金属钯催化剂的构效关系、聚合反应机制、聚合物拓扑结构的精确调控及其功能化应用等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充分展现了前沿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赢得了与会师生的热烈反响。 报告交流环节,叶教授与我院多位青年教师就各自研究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展开了富有成效的交流讨论,现场学术氛围浓厚。此次报告会不仅拓展了与会师生在聚合物结构设计及新型聚乙烯材料研究方面的学术视野,也进一步激发了研究生从事科研创新的热情,取得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成效。主讲人简介:Zhibin Ye is a Pr
  • 2025-05-14
    2025年5月12日下午,校友企业家、苏州屹诚科技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祺堃做客“理学论坛”,在教五楼50414做了题为“工程塑料的功能化改性与应用”的学术报告,分享高分子材料领域的前沿技术与产业实践,深化产教融合创新模式。报告会由学院原院长罗振扬教授主持。 林祺堃指出,随着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对高性能材料需求的快速增长,工程塑料改性技术成为行业突破关键。他结合18年产业经验,系统解析了功能化改性的核心技术路径,并围绕家电、汽车、新能源等领域的改性材料生产案例,探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现实价值。 作为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2006届毕业生,林祺堃从开发工程师成长为行业领军者的经历,生动诠释了产教融合的实践意义。他回顾了从校园科研到企业技术攻关的跨越:“母校的化学与材料学科基础培养,为我扎根产业一线提供了扎实支撑。如今企业与高校的联合研发,正加速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本次论坛吸引高分子材料、材料化学等专业师生代表100余人参与,校友反哺是产教融合的重要纽带,学院将持续搭建校企协同平台,培养兼具创新力与实践力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