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 2025-03-31
            为了全面落实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工作要求,推进学校“课堂教学质量年”和理学院“本科教学规范年”建设,理学院8个基层教学组织于3月17日至28日期间,组织开展了本科教育教学规范文件专题学习活动。本次学习活动分为4个专场会议,赵安珍书记和彭红军院长全程出席学习会,基层教学组织全体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参加学习会。会议由朱敏副院长主持。        专题学习会上,8个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领学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学规范管理相关文件:一是强化师德师风教育,深入学习《南京林业大学教师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及处理办法》,全面逐条学习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学习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和流程,明确教师职业行为底线。二是强化教学规范管理,重点研读《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南京林业大学本科考试工作条例》等相关文件,系统学习了本科教学事故的三级分类体系、认定标准和教学事故的处理程序;系统学习了本科考试工作规范,重点学习考试命题规范、阅卷要求、成绩管理以及考试纪律等环节的具体要求。  会上,彭红军通报了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需要整改的主要问题,重点剖析了学院教师课堂教学和试卷成绩规范等方面的不足,并就专任教师提升本科教学规范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有“敬畏之心”,敬畏教育事业,规范本科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严肃对待试卷批改与成绩管理,严守教育教学红线;二是要有“仁爱之心”,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及时回应学生诉求,严管厚爱促成长;三是要有“精业之心”,专任教师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持续提升教学水平。他强调,全体教师全面强化本科教育教学规范意识,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人才培养工作高质量发展。  赵安珍指出,2025年是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年,也是学院本科教学规范建设的关键年。针对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中发现问题,她对全体教师提出明确要求:一要强化政治担当,深刻理解教育工作的政治属性,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二要严守师德规范,时刻以高标准约束自身行为,守住师德师风底线;三要严肃本科教学规范,从课堂教学到成绩管理,精心对待教学各环节,着力提升教学质量。她强调,全体教师要争做四有好老师,践行立德树人使命,为学校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做出自己应有贡献。  通过此次专题学习,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教师的职责与使命,强化了规范意识。此次本科教育教学规范专题学习是理学院“本科教学规范年”建设的重要安排,学院将持续推进本科教学规范建设,完善质量保障体系,为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保障。(许妲/文  许妲/图  彭红军/审核)
  • 2025-03-27
            2024年3月26日下午,理学院党委在9A406会议室组织全面从严治党专题学习会。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教师党支部书记、系主任、工会主席和辅导员参加学习活动,院党委书记赵安珍主持会议。        会上,赵安珍首先带领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并传达了学校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暨巡视整改动员大会精神及校党委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要点。随后,与会人员结合学习内容和自身工作实际,围绕如何认真贯彻落实好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大会精神,自觉把全面从严治党决策部署转化为具体行动,以全面治党新成效推进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提升,推进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彭红军院长和潘卿副书记分别就职称评审、财务管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师德师风及学生日常管理等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和防控举措进行了重点发言。 赵安珍在总结时强调,全体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意义;班子成员要强化责任担当,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坚决筑牢廉洁从政防线;各党支部要加强对全体党员进行党风廉政教育,引导大家树牢纪律意识,养成纪律自觉,真正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会上,与会人员还集体观看了警示教育专题片《持续发力 纵深推进》第四集《一体推进“三不腐”》。(吉诗鹭/文  蔡一凡/图  赵安珍/审核)
  • 2025-03-25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织密校园安全防护网,共建无诈校园,3月24日下午,理学院联合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举办反诈安全教育讲座。理学院党委书记赵安珍,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二队教导员孙振江、副队长娄丹和边检站业务骨干出席活动并开展座谈交流。活动由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潘卿主持。        赵安珍对孙振江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她围绕学院的党建工作、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社会服务等情况进行介绍,希望依托理学院的学科优势和教学科研力量,着力构建“警校联动、双向赋能”的新型合作模式,双方协同合作、资源互补,共同为边检工作和地方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孙振江指出,双方在教育、研究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方面有着广泛的合作前景,加强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双方互学互鉴,期待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共同为地方建设贡献力量。双方就凝聚共建合力、整合现有资源、创新工作方法、促进党建融合等方面交换了意见,并初步达成了共建共识。 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三位警官以“你会被骗几次”为主题,结合工作案例与实战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南京边检的工作职责、反诈知识和最新的出入境政策。孙振江教导员以“演员王星事件”为切入点,通过生动的图文资料系统阐述了电信诈骗的起源、发展历程和防范措施,揭示了电信诈骗的严峻程度及内在复杂性,引导学生提高安全意识,营造防诈反诈的浓厚氛围。鲍媛媛警官以互动问答的形式,详细介绍了不良借贷、兼职刷单、虚假购物、涉考诈骗和冒充公检法等常见骗局,警醒学生面对可疑情况时刻保持冷静,切勿因小失大。周俊行警官结合职业生涯经历,分享了公检法求职经验,引导学生综合地区、专业、岗位匹配度等因素,勤奋敬业、矢志不渝,努力成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成为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重要力量。警官们的分享不仅让反诈技能、出入境政策、就业路径等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更在轻松氛围中播撒下法治信仰的种子,成为警民共筑平安的创新实践样本。           此次反诈安全教育讲座不仅是一堂安全教育课,更是一堂法治教育课,有利于持续深化高校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工作,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防诈骗意识和能力,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增强学生校园安全感与幸福感,为师生筑起更加智慧、更加高效、更加坚实的防诈壁垒。学院后续将继续加强与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沟通协作,进一步推动警校共联共建,共同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刘天仪、顾荣华/文  姜静怡、刘钦宇/图  赵安珍/审核)
  • 2025-03-25
    为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提升辅导员的工作创新能力和专业水平,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3月21日上午,南京林业大学2025年第一期辅导员沙龙在南山楼9A406会议室成功举行。本次沙龙主题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辅导员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陈养彬、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徐依阳受邀出席,各学院20余位辅导员参加本次沙龙。沙龙由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潘卿主持。陈养彬在讲话中重点围绕就业市场“冰川期”的严峻形势,深度阐释了大国博弈对我国经济和产业的影响,以及随着新兴产业的崛起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面对“如何破局与突围”,他对辅导员提出三点希望:一是重构认知,思想破冰,充分了解国家经济发展形势与新兴产业变革,利用政策支持为学生就业提供助力;二是重构能力,通过完善学生就业数据库开展信息化就业服务,克服求稳与畏难并存、高期待与低行动交织、信息过载与选择瘫痪的“三重悖论”,用好“红黄绿三色工作法”;三是重构体制,布好校企协同、校友资源和家校协同“三张网”,系统构建“大就业”工作格局,引导学生按照国家需求、行业需要和自身兴趣努力学习知识、锤炼品行、提升能力、练就本领。潘卿简要介绍了本次沙龙的目的和意义,并围绕主题进行了就业工作经验分享。他通过具体的工作案例,生动讲解了做好就业工作的方式方法。他指出,就业工作与思政教育的精神内核一脉相承,就业工作的本质是坚持以生为本、以心感人。辅导员首先要做通、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用贴心的谈心谈话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其次需要具备对部分就业能力“欠缺”的学生开展针对性指导和帮扶的耐心;最后他强调,辅导员要主动通过AI、专业老师、校友等途径学习并掌握所在学院专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趋势,能为学生提供高屋建瓴的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分享环节,徐依阳、轻工与食品学院团委书记兼学工办主任杨韦先后发言。徐依阳围绕“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详细分析了后疫情时代复杂的就业环境、激烈的人才竞争和不断加深的内卷化趋势,结合工作经验和实际,从三个维度诠释了做好就业工作的核心要义:一是更新知识体系,及时深入地了解学生内在需要与发展需求,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与问题;二是坚持与时俱进,掌握学科专业发展趋势,站在企业视角为学生搭建核心竞争力平台;三是利用新技术赋能,用好基础数据实现精准化推送,不断提高就业指导服务水平,为学生提供便捷高效的就业帮扶。杨韦聚焦“慢就业”“缓就业”难题,从四个方面着手推进就业工作稳步向好:一是深入学生一线,积极关注就业进展,提高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存在感”;二是抓住关键节点,积极与学生进行谈心谈话,建立就业台账,提供针对性就业帮扶;三是借助外部资源,积极联系校友与合作企事业单位,为大学生搭建就业实践平台;四是增强就业实效,立足专业差异,提前开展针对性就业帮扶指导,将就业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交流环节,与会辅导员结合工作实际依次进行了交流发言,分享了不同视角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抛出问题、互相探讨、共同学习,促进了辅导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探索了更加行之有效的就业工作方法。大家纷纷表示,面对复杂多变的就业形势,要始终坚持以服务学生为核心,以提高核心就业能力为重点,以搭建就业平台为依托,以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赓续奋进,全力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就业是民生之本。此次辅导员沙龙为各学院开展就业工作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深化“为毕业生办实事、解难题”的核心思想,激励辅导员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精准、精心、精细做好各项就业服务保障工作,多措并举促进毕业生们在求职路上少走弯路,多长见识,早日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刘天仪、顾荣华/文,吉诗鹭、蔡一凡/图,赵安珍/审核)
  • 2025-03-14
     为进一步夯实理学院高质量升学工作的基础、拓展学生学术深造的路径, 2025年3月14日下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统计与信息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负责老师杨晨在9A404开展了一场精彩的招生宣讲活动,理学院、经管院、信智院近20名相关专业的学生参加了宣讲会。 现场,杨晨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统计与信息学院的概况、发展历程、学科特点和专业设置等;随后她着重讲解了统计与信息学院的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录取情况、培养方案和就业去向等内容,并鼓励南林的学生积极报考;最后的互动交流环节,杨晨就专业选择、调剂情况、学院优势等学生关心的问题逐一进行了解答,帮助学生更加全面了解学院和专业的相关信息。 理学院一直致力于为学生创造多元化的发展机遇,此次上海对外贸易大学的招生宣讲,为理学院学生打开了通往其他高校研究生学习的一扇窗,为学生的学业规划增添了更多可能。学院今后也将持续关注学生需求,引入更多优质资源,助力学生实现更高的学术目标。(蔡一凡/文  蔡一凡/图   彭红军 /审核)
  • 2025-03-13
           适逢第47个植树节,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理学院于3月12日下午赴科利华小学开展“大手拉小手,共‘植’青绿梦”植树节科普行活动。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潘卿带领学工人员出席活动,学生会、研究生会共计20余名青年志愿者参与科普,科利华小学近百名师生参加活动。         “重山复岭,濯濯不毛”。在科利华小学的报告厅里,志愿者姜静怡以“中国植树节起源”为切入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深情讲述了凌道扬、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有感于国家林业不振,积极倡导设立植树节以改变各地“重山复岭,濯濯不毛”的荒凉景象。她用精准的数据展示了百余年来植树造林的累累硕果:目前中国森林覆盖率超25%,森林蓄积量超过200亿立方米,年碳汇量达到12亿吨以上,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成为全球增绿最多的国家。她结合学校林科特色和实际,特别讲解了“三树一竹”的故事和精神,积极引导学生根植绿色基因,树立环保理念,从自身做起、从小事着手,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问答环节,“今年是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多少周年”等科普性问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绿色发展、低碳环保的探索欲和求知欲。     “绿影童行,共向未来”。实践环节,志愿者们充分发挥党员和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一对一的形式带领近百名小学生种植“我的小树”。在志愿者的耐心指引下,学生身体力行,在挖土、移植、塑形、浇水的诸多工序中倾注对绿色的敬畏和热爱。满手黑土、满眼赤诚、满堂绿意,这是传承、是见证、是激励、是督促。“通过这次活动,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植树节的知识,更深刻体会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参与活动的小学生们纷纷表示,今后要用力所能及的方式保护生态、保护环境。             本次植树节科普行活动,是理学院与科利华小学“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的初步尝试,是劳动精神与生态文明的对话,在学生心中种下了绿色的种子,让他们树立了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理学院青年志愿者以大手拉小手,以党团红促生态绿,深入根植绿色基因,牢固树立双碳理念,努力践行南林青年“让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的责任与使命,共同绘就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刘天仪、蔡一凡/文  蔡一凡/图  赵安珍/审核)

学术活动

最新成果

学术动态

  • 2025-03-18
    3月13日下午,浙江科技大学陆云光教授做客“理学论坛”,在南山楼9A406作了题为“补偿紧理论在非线性双曲型方程组的新应用”的学术报告。报告由理学院副院长朱敏教授主持,应用数学系部分教师和研究生参与了此次报告。 在报告中,陆教授重点介绍了补偿紧性理论在非线性双曲方程组中的新应用,例如在非等熵气体动力学和双曲守恒律等领域的应用。由于双曲型方程组的解没有良好的正则性,借助补偿紧的方法对研究双曲型方程组的相关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陆教授还分享了该领域的一些公开问题与一些引人入胜的数学趣闻。报告结束后,陆教授和在座的师生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报告人简介: 陆云光,浙江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补偿列紧理论在非线性双曲守恒方程组应用方面的研究。曾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二等奖,浙江省自然科学学术奖一等奖;浙江省高校自然科学成果奖二等奖,浙江省自然科学奖等奖项。在Commun. Math. Phys., ARMA, JFA, Math. Ann., SIAM. J. Math. Anal., JDE, Commun. PDE, Israel
  • 2025-03-13
    3月12日下午2:30,理学院承办的南京林业大学“水杉”名师大讲堂培训活动在9A406会议室举行。此次活动邀请了南京大学数学学院副院长吴婷教授主讲,理学院副院长朱敏主持,全校30余位教师参加培训。吴婷介绍了构建多元大学数学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过程,重点介绍了如何建立分层分类的课程体系:实施纵向衔接,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促进了他们个性化的发展;实施横向贯通,构建系统化的知识网络,从多个维度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支持,助力他们全面发展。在实施纵向衔接和横向贯通过程中,强调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通过创新实践教学方法,不仅传授理论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会教师表示通过此次培训,学习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前沿的教学方法,对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教学水平有重要促进作用。
  • 2025-03-04
    3月2日上午,宁波大学屈长征教授做客“理学论坛”,作了题为“Integrability and Stability of Solitons to Nonlinear Dispersive Equations”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理学院副院长朱敏教授主持,应用数学系部分教师与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报告会。 屈教授在报告中主要介绍了可积系统孤子的存在性与一些研究可积系统孤子稳定性的方法,其中可积系统的可积性是研究孤子稳定性的关键。屈教授详细地阐述了如何利用可积性来证明孤子的稳定性,并分享了一些相关的开放性问题,屈教授与到场师生进行了交流互动,对各位师生提出的问题做了详细解答。 报告会后,屈教授还对学院部分青年教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进行了指导。报告人简介:屈长征,宁波大学教授,浙江省特级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任中国数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数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可积系统的哈密顿结构、不变几何流及其与可积系统的关系、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对称、不变量、几何性质、解的奇性及稳定性的研究,成果发表在Comm.Math.Phys.、ARMA、Adv.Math.、Math.Ann.、J.Func
  • 2025-01-09
    2025年1月7日,中国药科大学理学院生物统计系主任言方荣教授做客“理学论坛”,在南山楼9A406作了题为“SUDO: A Bayesian Subgroup-Specific Utility-Based Dose Testing–Optimization Design for Multi-Dose Randomized Basket Trials”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应用数学系副主任王晨主持,应用数学系相关师生聆听了报告。 报告中,言方荣教授首先介绍了药物研发早期临床试验中的剂量优化问题的研究背景及其重要性,然后详细阐述了一种多剂量随机篮子试验设计的流程、概率模型,并结合不同场景下的模拟结果讨论了这种设计方法的优点。报告结束后,言方荣教授详细回答了大家的提问,并分享了自己科研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介绍了生物统计的应用领域和前景,鼓励现场的同学要更多关注具有实际意义的统计问题,在更宏观的层面理解统计学和数据科学,勇于探索和创新。报告人简介:言方荣教授是中国药科大学理学院生物统计系主任,生物统计与计算药学研究中心主任,美国MD Anderson癌症研究中心生物统计系访问学者,并兼任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