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 2025-11-14
    为深化党建引领,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11月12日,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化学联合党支部教师及硕士研究生代表走进熊猫新港园区,与南京华格电汽塑业有限公司党支部共同开展“党建引领 共促发展”主题党日活动。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党委书记赵安珍、院长助理李格非、化学联合党支部书记陆依、化学与材料科学系主任丁明烨,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南京熊猫电子制造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万磊,南京华格电汽塑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陶炜,副总经理虞江,高级工程师柴瑞丹等校企双方代表出席活动。活动伊始,理学院师生一行在企业负责人陪同下,实地参观了华格公司生产车间与研发场地,深入了解企业的发展历程与创新成果。通过现场讲解与互动交流,师生们直观感受到企业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实践成效,为后续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后,双方进行了会议座谈交流。理学院党委书记赵安珍介绍了学院党建工作成效与事业发展概况。她指出,理学院党委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扎实推进“强基创优”工程,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作为江苏省首批样板党支部,化学联合党支部在教育教学、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充分发挥了示范效应。赵安珍表示,希望以此次联建为契机,深化双方了解,拓展合作路径,通过共建签约建立长期协作关系,促进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积极探索“党建+业务”融合发展的新机制、新路径,最终实现“党建引领、校企共赢”的战略目标。南京熊猫电子制造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万磊介绍了企业发展历程,并表示期待以党建共建为纽带,与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在材料研发、技术转化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在企业落地生根。华格电汽塑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陶炜详细阐述了公司在党建与业务融合方面的实践成果,进一步表达了与学院深化合作的意愿。    之后,双方代表共同签署《校企党建共建协议书》,明确将在党建经验交流、党员教育培训、产学研协同等方面开展长期合作。理学院同时向华格电汽塑业授予“大学生就业与社会实践实训基地”铜牌,标志着双方在人才培养与就业服务领域的合作正式启动。在最后的专题讨论环节,双方代表围绕“如何实现党建引领、校企共赢”议题展开热烈讨论,交流各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现场气氛热烈。双方一致认为,此次共建将有效整合高校的科研人才优势与企业的产业实践平台,形成“1+1>2”的聚合效应。      此次党建共建活动是双方深化校企合作、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与南京华格电汽塑业有限公司将以共建协议为指引,以实训基地为依托,在党建引领下持续拓展合作维度、提升合作能级,共同为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书写校企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陆依/文    陆依、吉诗鹭/供图    赵安珍/审核)
  • 2025-11-14
            为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严明纪律,切实引导学生明确发展方向,激发学生考研热情,科学规划备考方案,2025年11月12日下午,理学院在教九楼9B207教室召开2024级年级大会暨考研规划指导讲座。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潘卿出席并作动员讲话,全体2024级本科生参加。会议由2024级本科生辅导员黄超主持。        潘卿为2024级本科生深入剖析了当前的就业形势,着重阐释了考研对于个人学术深造、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系统讲解了近三年全国考研形势与我院学生报考录取情况,并以详实的数据和图表展示,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考研动态与发展趋势。他指出,考研不仅是为了进一步提升专业素养,也是让自己能够在未来掌握更多的选择权,学院也将全力为考研学生提供支持,包括学习资源、专业指导以及心理辅导等。        会上,黄超就近期查课情况和宿舍违纪问题进行了通报,并结合《2025版南京林业大学学生违纪处理规定(修订)》相关内容,重点强调在校期间,学生需严格遵守课堂教学秩序、寝室管理规定以及网络言行规范。会后,学院还邀请了考研指导名师为在场学生细致讲解了备考时间规划、复习策略,以及如何立足个人兴趣、学科优势及职业愿景理性择校,并针对不同学科作了进一步分析。        本次大会不仅为2024级全体本科生搭建了更加系统、清晰的学业发展框架与成长支持路径,也进一步明确了同学们下一阶段的努力方向与奋斗目标。学院将继续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学风建设,积极营造笃学厚积、求真实干的学术氛围与勤学善思、互助共进的学习风气,切实推动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黄超/文   黄超/图   赵安珍/审核)
  • 2025-11-14
      为全面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严格落实学校期中教学检查工作部署,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筑牢人才培养质量防线,理学院近期系统组织开展期中教学检查系列活动。本次活动以“规范教学管理、倾听师生心声、提升育人实效”为核心目标,通过试卷专项核查、师生座谈调研、示范课程观摩等多元化举措,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精准“体检”。一、严把规范关:试卷专项审核,以查促改推进教学规范化  由各专业负责人及骨干教师组成试卷专项审核小组,围绕试卷命题科学性、评阅标准严谨性、成绩评定准确性、分析总结详实度及归档材料完整性等核心维度开展细致审查。        从检查结果来看,学院试卷材料整体质量良好,教师批阅流程规范、评分客观公正、归档材料齐全完整,课程分析报告能精准反映教学成效与学生学习短板。针对核查中发现的细节问题,学院第一时间建立问题台账,实行“一对一”反馈整改机制,明确整改时限与责任主体,以闭环管理确保教学各环节规范有序,为客观评价学生学习成效、优化教学实施提供坚实保障。       二、搭建连心桥:广纳师生建议,凝聚共识赋能教学质量提升  为精准掌握教学一线实情,凝聚育人合力,学院深入开展分层分类教学调研,累计召开覆盖全院各年级、各专业的师生代表座谈会8场。座谈会上,学生代表结合自身学习体验,围绕课程设置合理性、教学方法适配性、实践教学实效性及升学就业规划指导等核心议题畅所欲言;教师代表则聚焦课程体系建设、学风培育路径、教学资源整合等关键问题展开深度研讨。        对学生反映的教学诉求与问题,学院当场完成分类梳理,建立“问题-整改-反馈”工作清单,目前已实现即时问题当场回应、共性问题专项推进,所有事项均同步反馈至学校评估办公室,确保“件件有跟进、事事有回音”。针对师生提出的课程体系优化建议与学风建设方案,学院将结合学科专业特色与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细化完善实施举措,推动教学质量与育人实效双向提升。      三、研讨促提升:观摩示范课程,精准破解教学痛点  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院以“观摩促提升、研讨破难题”为思路,组织开展2场教学研讨会。会上,教师们集中观摩教学名师示范课视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围绕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增强课堂互动、提升知识传递效率等关键问题分享经验、交流心得。  应用数学系和应用物理系聚焦公共基础课教学重难点与考核评价体系优化等典型问题,召开专题研讨会2场。与会教师结合学生反馈数据、同类高校教学调研成果,针对基础课教学中“因材施教”落地难、考核方式单一等痛点问题深入研讨,碰撞出诸多务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为提升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夯实学生学科基础提供有力支撑。             下一步,理学院将以此次期中教学检查为新起点,系统梳理总结检查成果,将整改落实与长效机制建设相结合,持续优化教学管理模式、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以更精准的服务、更扎实的举措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注入强劲动力。(许妲/文  许妲/供图   彭红军/审核)
  • 2025-11-13
      为扎实推进2026届研究生就业工作,精准破解毕业生求职难题,11月12日,理学院于教九楼9A404报告厅举办首场研究生就业指导专题讲座,国家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葛蓉蓉受邀主讲。讲座由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潘卿主持,百余名在校研究生参加。   讲座以“从校园到职场—求职技巧与心态”为题。开篇,葛蓉蓉以两组招聘现场照片揭示研究生就业现状:近年来高校毕业生规模屡创新高,就业压力加剧,而经济的不确定性深刻影响着就业市场。面对当下经济增速放缓、企业招聘收缩的大环境,葛蓉蓉强调:“传统行业转型催生‘技术替代型岗位’减少,但新兴领域的‘研发攻坚岗’‘技术转化岗’正释放大量需求。研究生需跳出‘实验室思维’,主动对接产业需求。” 围绕“自我定位—渠道拓展—面试攻坚”核心逻辑,葛蓉蓉系统讲授研究生专属求职策略。通过引导在场学生用“35岁场景法”进行自我分析,清晰认识自我、明确工作定位,并介绍了当前主要的求职途径、岗位筛选逻辑、企业招聘流程。在互动交流中,葛蓉蓉凭借其丰富的职业指导经验,详细介绍了简历制作、面试准备、礼貌礼仪、职业形象等方面的求职技巧,帮助在场毕业生深入理解面试的关键点,指导他们如何有效地展示自我优势和特长。最后,针对研究生常见的“高期望焦虑”,葛蓉蓉提出“三维调适法”以调整好自己的求职心态并在面试中展现专业与自信:一是内控型聚焦,将“论文发表”“专利申请”等可控成果列为求职加分项;二是复盘式成长,建立“面试错题本”记录改进点,通过可视化进步轨迹增强信心;三是双向选择思维,将每次面试视为“向企业展示学术价值”的机会,例如在面试中主动阐述“研究方向与企业技术路线的契合点”。讲座结束后,葛蓉蓉耐心解答了在场同学在求职中遇到的困惑。    潘卿在总结中强调,此次讲座是理学院开展研究生精准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学院三全育人工作体系的具体实践。针对当前研究生面临的就业环境压力较大、求职困惑较多等现实问题,理学院将继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理念,积极行动、主动作为。学院将围绕同学们的现实需求和痛点难点,持续开展系列化、精准化的就业指导和帮扶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职业规划咨询、简历优化指导、模拟面试训练、企业参访交流等多元化服务。同时,学院将进一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深度合作,拓宽就业渠道,搭建优质就业平台,切实帮助学生全面把握就业市场动态,提升求职技巧与核心竞争力,助力每一位研究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合适岗位,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黄超/文  黄超/图  赵安珍/审核)
  • 2025-11-10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引导师生党员服务基层,11月4日下午,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与南京市秦淮区瑞金路街道开展校地党建共建签约活动。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党委书记赵安珍、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潘卿、团委书记顾荣华、组织员吉诗鹭,瑞金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张丽、工委委员高萌、团工委书记李堂玉、党建工作办公室副科级副主任徐灿、瑞金新村社区党委书记张璐参加了本次活动。瑞金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张丽与理学院党委书记赵安珍分别介绍了双方的党建与业务工作情况。张丽介绍,瑞金路街道依托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科教创新资源,创新打造“红色物业”治理模式,在老旧小区改造、养老助老、民生保障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赵安珍重点介绍了理学院党委结合学院学科专业特色构建的“一核三链四融合”党建工作法,将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育人等工作深度融合,为学院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随后,与会双方围绕基层治理、社区服务、党员教育、社会实践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初步达成了党建共建项目意向。座谈结束后,张丽与赵安珍代表双方签订了《校地党建共建协议书》,标志着组织联建、资源共享、活动联办的校地合作机制正式落地。            签约前,理学院一行实地调研了瑞金新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银发餐馆”、孝心车位、“便民凳”等民生项目,现场感受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的微幸福。   下一步,理学院党委和瑞金路街道党工委将以此次共建为契机,通过合作调研、专业实习、课题研究、志愿服务等载体,持续推动高校智力资源与基层治理需求精准嫁接,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 (吉诗鹭/文  吉诗鹭/供图   赵安珍/审核)
  • 2025-11-10
     11月6日,理学院在9A416会议室召开专题总结会,全面梳理2025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培养目标达成情况。副院长朱敏、杨杰,院长助理李格非,化学系副主任相波、龚浩,以及工程认证助理罗艳龙参加会议,会议由朱敏主持。 会上,罗艳龙首先针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2025届毕业生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度计算结果作专题汇报。汇报指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2025届毕业生绝大多数核心能力达成度均超预期目标,其中《高分子化学》《高分子材料生产与加工》《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等核心课程,在“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等关键指标点上达成度提升显著。同时指出,今后应在《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环节在“工程与社会”“个人和团队”“终身学习”等非技术性能力指标方面重点改进。 参会人员围绕实践教学提质增效展开重点研讨,明确了三条改进路径:一是紧扣产业发展趋势,增设智能制造、可持续发展等前沿教学内容,增强毕业生产业适配力;二是通过引入行业前沿文献研读、自主学习任务设计等方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实现技术能力与非技术能力协同提升;三是强化校企合作基地的核心支撑作用,依托企业实践场景锤炼学生团队合作和实操能力。(罗艳龙/文  吕洁茹/图  彭红军/审核)

学术活动

最新成果

学术动态

  • 2025-11-11
    2025年11月4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汪圣尧副教授做客“理学论坛”,在南山楼9A406会议室作了题为“基于非共价界面的光催化CO2还原体系设计”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杨小飞教授主持。催化是现代工业与能源转化过程的核心基础,深入理解催化反应机理对于实现高效催化体系的理性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汪圣尧副教授围绕太阳能光催化CO2还原技术与前沿新材料,系统介绍了其课题组在非共价界面调控与光催化体系构筑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最新成果。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多种原位表征技术揭示光催化CO2还原反应的内在机制,重点探讨了质子/电子转移过程及反应中间体吸附-脱附行为对催化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催化反应中微观结构与反应路径的深入解析,充分展示了其课题组在基于组成-结构-性能的构效关系基础上理性设计和可控构建新型高效光催化材料的创新思路。学术报告结束后,汪圣尧与在场师生就太阳能光催化材料制备方法、原位表征以及催化机理等方面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以及光催化还原CO2领域发展趋势进行了交流和讨论。主讲人简介: 汪圣尧,2017年在华中农业大学获博士学位,2018-2020年在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21年任华中农
  • 2025-07-29
    7月27日下午,清华大学谢金星教授莅临我校图书馆8B118报告厅,为参与数学建模暑期集训的师生们带来了一场题为“数学建模竞赛的发展现状与参赛准备”的精彩报告。报告由理学院院长彭红军主持。 谢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数学建模竞赛的创办背景,并强调了参与数学建模竞赛的诸多益处。他指出,数学建模竞赛作为国家级重点竞赛之一,不仅能够提升个人能力,在升学和求职过程中也广受欢迎,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各类数学建模竞赛,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 随后,谢教授详细讲解了数学建模的基本步骤,包括现实情景的简化、数学模型的建立、计算机化以及结果检验等关键环节。谢教授强调,数学建模与其说是一门技术,不如说是一门艺术,因为学习数模需要丰富的想象力、洞察力和判断力。他建议学生们学好数学基础课程,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并通过亲自实践和参加建模竞赛来提升能力。 在谈及数学建模竞赛时,谢教授强调了竞赛的四个原则:创新意识、团队精神、重在参与和公平竞争,并通过竞赛中真实发生的违规例子告诫大家要遵守竞赛规则。此外,谢教授还仔细讲解了数模竞赛阅卷的评判标准以及AI在竞赛中的使用规范。 报告结
  • 2025-07-18
    2025年7月8日,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第47次不限成员名额工作组(OEWG)边会在泰国曼谷举行。本次会议聚焦《基加利修正案》实施路径,推动全球采用低全球变暖潜能值(GWP)创新技术,加速削减高GWP氢氟碳化物。来自《蒙特利尔议定书》相关缔约方、国际执行机构、非政府组织、科研机构及企业代表等出席了本次会议。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生物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团队张荣副教授作为代表受邀参会并在边会上作《A Chinese Innovation for Global Low-Carbon Transition:Supercritical CO2- Assisted Polyurethane Spray Technology》的主题发言。会上,张荣副教授重点介绍了生物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团队联合浙江华创碳一智造有限公司,历经十年攻关所研发的超临界CO₂辅助聚氨酯喷涂技术。该技术是我国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的核心成果,也是全球聚氨酯领域目前唯一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零ODP(臭氧消耗潜能值)、极低GWP替代技术,为解决全球聚氨酯行业面临的环保与成本挑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中国方案,并已成功应用于冷链
  • 2025-07-18
    2025年7月7日,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叶志斌教授做客“理学论坛”,在南山楼9A406报告厅作了题为“Designing Novel Polyethylenes of Controlled Complex Chain Architectures by Palladium-Catalyzed Ethylene Living Polymerization”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理学院杨杰副院长主持。在本次学术报告中,叶志斌教授系统介绍了其课题组在可控复杂链结构新型聚乙烯的合成与应用方面所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报告围绕金属钯催化剂的构效关系、聚合反应机制、聚合物拓扑结构的精确调控及其功能化应用等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充分展现了前沿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赢得了与会师生的热烈反响。 报告交流环节,叶教授与我院多位青年教师就各自研究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展开了富有成效的交流讨论,现场学术氛围浓厚。此次报告会不仅拓展了与会师生在聚合物结构设计及新型聚乙烯材料研究方面的学术视野,也进一步激发了研究生从事科研创新的热情,取得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成效。主讲人简介:Zhibin Ye is a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