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理学院在9A416会议室召开专题总结会,全面梳理2025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培养目标达成情况。副院长朱敏、杨杰,院长助理李格非,化学系副主任相波、龚浩,以及工程认证助理罗艳龙参加会议,会议由朱敏主持。

会上,罗艳龙首先针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2025届毕业生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度计算结果作专题汇报。汇报指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2025届毕业生绝大多数核心能力达成度均超预期目标,其中《高分子化学》《高分子材料生产与加工》《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等核心课程,在“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等关键指标点上达成度提升显著。同时指出,今后应在《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环节在“工程与社会”“个人和团队”“终身学习”等非技术性能力指标方面重点改进。
参会人员围绕实践教学提质增效展开重点研讨,明确了三条改进路径:一是紧扣产业发展趋势,增设智能制造、可持续发展等前沿教学内容,增强毕业生产业适配力;二是通过引入行业前沿文献研读、自主学习任务设计等方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实现技术能力与非技术能力协同提升;三是强化校企合作基地的核心支撑作用,依托企业实践场景锤炼学生团队合作和实操能力。
(罗艳龙/文 吕洁茹/图 彭红军/审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