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逢第47个植树节,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理学院于3月12日下午赴科利华小学开展“大手拉小手,共‘植’青绿梦”植树节科普行活动。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潘卿带领学工人员出席活动,学生会、研究生会共计20余名青年志愿者参与科普,科利华小学近百名师生参加活动。
“重山复岭,濯濯不毛”。在科利华小学的报告厅里,志愿者姜静怡以“中国植树节起源”为切入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深情讲述了凌道扬、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有感于国家林业不振,积极倡导设立植树节以改变各地“重山复岭,濯濯不毛”的荒凉景象。她用精准的数据展示了百余年来植树造林的累累硕果:目前中国森林覆盖率超25%,森林蓄积量超过200亿立方米,年碳汇量达到12亿吨以上,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成为全球增绿最多的国家。她结合学校林科特色和实际,特别讲解了“三树一竹”的故事和精神,积极引导学生根植绿色基因,树立环保理念,从自身做起、从小事着手,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问答环节,“今年是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多少周年”等科普性问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绿色发展、低碳环保的探索欲和求知欲。
“绿影童行,共向未来”。实践环节,志愿者们充分发挥党员和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一对一的形式带领近百名小学生种植“我的小树”。在志愿者的耐心指引下,学生身体力行,在挖土、移植、塑形、浇水的诸多工序中倾注对绿色的敬畏和热爱。满手黑土、满眼赤诚、满堂绿意,这是传承、是见证、是激励、是督促。“通过这次活动,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植树节的知识,更深刻体会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参与活动的小学生们纷纷表示,今后要用力所能及的方式保护生态、保护环境。
本次植树节科普行活动,是理学院与科利华小学“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的初步尝试,是劳动精神与生态文明的对话,在学生心中种下了绿色的种子,让他们树立了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理学院青年志愿者以大手拉小手,以党团红促生态绿,深入根植绿色基因,牢固树立双碳理念,努力践行南林青年“让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的责任与使命,共同绘就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刘天仪、蔡一凡/文 蔡一凡/图 赵安珍/审核)